首页 / 成果中心
烟台市小学教学工作常规
成果登记时间:
成果登记号:
完成单位:
研究开始及结束时间:
所属高新技术领域:其他
咨询
详细信息
成果属性 原始性创新 成果体现形式 新技术
转让范围 允许出口 课题立项名称
所处阶段 初期阶段 研究形式 独立研究
课题来源 成果水平 国内领先
官方链接 http://www.ytedu.cn/cnet/dynamic/presentation/net_26/itemviewer.do?unitid=1&id=36398&classifytype=clazz&ignoreclassinformation=false&branch=
研发单位信息
提高认识。作业改革的推行,受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、工作态度、专业水平、工作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。学校必须把这项改革与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有机整合,采取多种途径、多种形式,引领教师充分认识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改革的重要性、紧迫性;充分认识提高课外作业效益对提高教学质量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
专利情况
应用前景
详细介绍

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《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》,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,制订本教学工作常规。

建立和遵循教学工作常规,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,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,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,提高教学质量。

第一章   课程计划

一、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计划,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,对培养目标、课程设置、课时安排等作了具体的规定,各县市区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。

二、各学校在充分利用好基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,积极开发校本课程,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。

三、学校、教研组和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各学科课程标准,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,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、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。(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:教学目标;学生、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;教学进度;教学措施;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;教师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;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等。)

四、学校和教研部门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,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,不断改进。

五、学校应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表。开齐学科,开足课时。

第二章  备   课

六、备课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,是上好课的基础,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。

七、备课内容:

1.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,搜集相关教学材料,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学具。

2.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。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知识和能力、过程和方法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。

3.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、生活经验、学习态度与方法及个别差异等,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制定应对措施。

4.围绕从有利于学生“自主、合作、探究”地学习出发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。

5.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,灵活多样、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,并力求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活动,体现师生间、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,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。

6.科学设计评价内容及方法。

八、备课应注意的问题:

1.加强集体备课,统一目标和教学重、难点。

2.教师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,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。

3.提倡和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技术备课。

4.要及时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,总结得失,积累经验,写出教学后记或进行复备课。

第三章  课堂教学

九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,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。

十、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,以人为本,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,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、过程和方法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关系,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。

十一、教师不得擅自缺课,自己调课。课程表调度权属于教导处。

十二、教师要提前2—3分钟到教室,做好教学准备工作,同时督促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。

十三、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规范。要站立讲课,做到仪表端庄、精神饱满、教态自然;不在上课中随便出入教室、会客、接听电话;与室外人交谈。严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;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;不拖堂,不早退。要尊重学生的人格,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。

十四、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,语言准确、简练;板书规范、条理清晰;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,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;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,激发学生主动学习。

十五、课堂教学要努力处理好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,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。

十六、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应在认知、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、互相促进、共同发展。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、民主、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营造宽松、和谐、开放、互动的心理环境,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,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、展示自我的机会;要改革教学方式,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,为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与自主评价提供空间;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,加强学法指导,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;要关注个别差异,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、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,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。

第四章  作业的设置与批改

十七、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、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,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和依据。

十八、作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要重视布置课外阅读、调查、实验等实践性、生活化的作业。

十九、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,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。要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能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。学校要对各科作业的量进行严格地检查和控制。

二十、作业布置要着眼于学生发展,关注学生的差异,体现开放和选择性。作业数量和难度要适度,可分必做与选做,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。

二十一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作业习惯,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要有规范化的要求。作业批阅要及时、认真,尽可能让学生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,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评语,发挥作业批阅的激励功能。

二十二、提倡在教师的组织、指导下,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批阅、评价、修改作业,培养自我检查,自我修正的能力。

第五章  课外指导

二十三、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继续,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。学校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,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。

二十四、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,使学生巩固知识,开拓视野,充分发展个性,体验社会生活,促进学生对自我、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。

二十五、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,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。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,既要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,又要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,学会学习。

二十六、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,如开办专题讲座、组织英语、科学、信息技术、研究性学习、社区服务等兴趣小组,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。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实效,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。

二十七、学校要协调好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,保证课内和课外的一致性和整体性。

第六章  教学研究与实验

二十八、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。教育行政部门、教研机构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学研究工作。

二十九、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:学习国家、省、市教育法规政策;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;学习、研究学科课程标准;开发当地教育资源,建设校本课程;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;研究教材,研究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式。

三十、建立市、县、乡、校四级教研网络。各级教研机构要充分履行教学研究、教学管理、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职责,把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与指导作为中心工作;要密切与**、学者及教育科研机构的联系,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;深入学校指导课程改革与教学;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活动,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;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,鼓励中老年教师积极参与教改。

三十一、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、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,要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,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,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。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。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,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、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;要整合学校教导处、教研组、备课组和课题组等力量,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、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;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、教师集体和教研员等各方面的作用;要形成对话机制,营造求真、务实、民主的教研氛围,为教师交流信息、分享经验、展示成果、提高自我提供平台。

三十二、开展经常性的集体备课、讲课、说课、评课等研究活动,形成集思广益、开诚布公、共同提高的教研风气。校长每人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,分管教学的校长、教导主任每学期不少于30节,教师每人每周听课1-2节。提倡校长兼课。镇区、街道中心以上小学,每学年至少要举行一次面向基层学校、学生家长的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。

三十三、县实验小学、乡镇中心小学分别是县乡两级学校的龙头,有责任组织好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工作,有计划地培训基层各科教师,带领全体教师进行课改。

三十四、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,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。要加强案例研究,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导向,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,重点研讨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。教师应当在案例研究中研究学生、反思自己,既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,又要借鉴、分享他人的经验,互相切磋,共同提高。

三十五、加强市区间、学校间教学研究与实验的交流活动。

第七章  教学评价

三十七、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、激励、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。学校应建立适应本校实际,以促进学生发展、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为目标的评价体系。

三十八、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》和教育部《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》为指导,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,明确评价的目的、内容,采用开放、多元、多样的评价方式,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、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、解决问题能力、学习方法、学习态度、学习兴趣、学习习惯和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。要淡化评价的甄别、选拔功能,可通过观察、访谈、问卷、课堂即时评价、特长展示、作业批阅、实践操作、社会调查、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,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。

学校要积极探索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,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,能够反映学生学业进步、品德发展、成长过程等。每学期、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。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对学生的评语。评语应是教师在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,并与同学、家长交流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的。评语应恰当运用描述性、鼓励性语言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,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、潜能及不足。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等级制,不得将学生成绩排队、公布。

三十九、学校要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,既要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,也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。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、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、是否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等内容引入评价。要建立校长、教师、学生、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。

四十、各市区要建立科学的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教育工作评估制度,要克服评估工作的片面化和绝对化;克服形式主义,讲究实效。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,使学校发展办出特色。

机构名称: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
所属行业:研究机构>计算机软件,计算机硬件

联系方式

联系人 : 吴先生
手   机 : 15454949848
固   话 : 0535-4546546
传   真 : 0535-1564165
地   址 :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
值班QQ 在线留言